加强劳务合作协作 促进农民工返岗务工
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 2020-04-09 08:54:1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自全市复产复工以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与农民工主要输出地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山东等80家市县人社部门建立劳务对接联系,通过开通专列、省际包车等多种方式,促进我市农民工返岗复工。截至3月底,全市农民工返岗复工193.7万人,复工率100.8%。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加强劳务协作,助推全国第一趟“务工专列”从周口开出。2019年10月,杭州耕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我市西华县合作在西华建立了西华分厂,西华县人社局与耕德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双方劳务协作关系。今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工作安排,一方面杭州耕德电子公司面临严峻的用工荒,一方面我市西华县也特别需要组织人员去杭州培训新的员工。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西华县人社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多渠道宣传企业的招工需求,积极为企业组织用工人员。经过多方协调,由西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资购买车票,在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七), 开通了由西华始发至杭州承载着292名务工者“打工梦”的“务工专列”,这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第一趟务工专列。这趟专列的开通拉开了我市农民工返岗务工的序幕。截至目前,共分 7批输送了2350名员工,而在此背后正是人社部门“劳务协作”的工作坚守和大力支持。二是开展合作对接,为我市农民工返岗复工按下了“快进键”。疫情防控以来,我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疫情防控和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格局,坚持“疫情防控是第一责任,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的工作方针,各级人社部门及早谋划、及早介入,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专班》,设立了综合组、用工保障组、转移就业组、用工招聘组、职业培训组、创贷支持组、宣传组7个工作专组,先后下发了《周口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周口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坚持“分级管控、控保结合、统筹组织、安全有序”和“不为输出地添麻烦,只为输出地做贡献”的返岗就业指导原则,积极邀请、联络省外务工地相对省、市人社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与70多家外地市人社部门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和劳务协作对接协议,从“互通政策信息、互通劳务信息、开展定向合作、开展招聘协作、协助接返员工、提供就业服务”等方面做好用工保障,有效确保了全市农民工外出返岗复工、务工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中,严格落实 “十个统一”,统一统筹管控、统一建立健康档案、统一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统一购买外出车票、统一组织专车接送、统一实施进站(上车)体温监测、统一发放防护用品、统一配发行程食品、统一组织人员专人护送、统一入工前隔离复检,确保跨省离周返岗务工人员从离家到抵厂期间的全方位、全流程、闭环式安全返岗复工。2月12日,我市与浙江宁波签定劳务协作关系之后,宁波北仓区申洲国际集团向我市提出1266名老员工的返岗复工请求,我市积极行动,专门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打了专题报告,并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批复,市、县联动,在10天内全部完成了返岗复工任务;2月18日,全省稳定就业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按照省厅安排,我市积极服务郑州富士康和三全食品员工的返岗复工工作,在一周内将我市所有需要返岗复工的农民工全部实现了安全、有序返岗复工。三是坚持脱贫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在做好各项用工保障的同时,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脱贫优先”放在了突出位置。在与外地市签署劳务协作时优先签订“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合作内容,及时与市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帮扶的通知》,提出了“七个优先”的工作原则,即优先组织就地就近就业、优先组织外出务工输送、优先支持返乡创业、优先对特殊困难贫困劳动力兜底安置、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支持带贫产业、优先开展就业培训,进行“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商水县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也是助力脱贫攻坚优秀企业,春节复工后,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已经陆续安置贫困劳动力达300多人,截至目前,全市有就业意愿的33.6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已全部实现转移就业。

责任编辑:发布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