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年,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各项工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高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开展,增强企业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人社局依照《周口市劳动力市场监管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相关要求,成立了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提升工作专班,由一把手担任组长,亲自负责,靠前指挥,各分管副职担任副组长,各科室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
二是抓实政治教育。通过政治轮训、读书班、交流研讨、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学习新发展理念、“放管服”改革等内容,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和学习主动性。把人社行政执法(审批)队伍教育整顿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干部职工全员参与、人人过关,进一步展现人社队伍新面貌,服务群众打开新局面。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对营商环境指标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针对上一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反馈情况,综合省专家组指导意见和其他地市工作经验,设定了提升目标和具体措施,制订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提升劳动力市场监管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签订质量。继续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增强集体协商的实效性,重点指导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开展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内部退养、用工调剂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和劳动关系。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当前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97%。
二是进一步规范劳动标准管理工作。落实劳动标准相关规定,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规范企业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审批事项。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权益政策及国家休息休假等规定,指导企业做好定员定额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对周口万达影城、娃哈哈恒枫饮料公司、益海粮油、益海小麦、开元万达商业服务公司等6家企业特殊工时申请进行了审批备案。
三是加强对企业薪酬分配宏观指导。按照要求积极组织动员开展2020年度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对全市417家样本企业的薪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目前正在进行信息填报。指导企业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及正常增长机制,在3月份联合市总工会、工商联开展了集体协商集体要约活动。
四是严格劳动力市场监管。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按照“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创新市场监管方式,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企业劳动用工年审、劳动保证诚信等级评定、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多次开展送法律进企业、进工地等活动,宣传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了企业尊法守法,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良好社会范氛围。截至4月底,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610家,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23起,结案23起,督促用人单位为1474名劳动者补签合同,为965名劳动者追讨工资报酬870万元,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极端恶性事件和负面炒作事件,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
三、促进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通过门户网站、12333电话、短信、微信、自动终端等渠道提供多样化的线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服务模式从现场办理向网上办理转型。市人社局专门成立大厅管理办公室,对大厅业务纪律统一管理,并不断精简办事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内容,缩减办事时间,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建立窗口单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语言、行为、仪表、窗口物品放置、环境布置等进行规范,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让企业、群众办事暖心省力。
二是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稳定全市就业形势。市人社局把加强企业用工监测作为精准服务的工作重点,通过提高用工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掌握辖区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和用工动态变化趋势,为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精准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2021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等就业专项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去年以来,累计发布省内外5015家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提供20余万个就业岗位。有序组织春节返乡农民工返岗复工,全市春节期间192万名返乡农民工超额实现返岗198万人,确保了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可控。
三是建立帮扶清单,实施精准服务。各县(市、区)结合202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认真组织工作人员调查摸底,通过数据比对、联系核实、实地走访等方式,建立了以灵活就业但收入较低、就业不稳定的人员为主的就业帮扶清单。对就业帮扶对象有针对性的实施精准服务。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或推荐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援助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实现创业;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针对援助对象类别,积极收集适合的岗位信息和组织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举办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和妇女等专场招聘会,帮助实现就业;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帮助援助对象实现稳定就业。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服务对象家庭1407户,其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450户;帮助845名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其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261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225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1138人;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的用人单位1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