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510050号提案的答复
周人社〔2023〕39号
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 2023-06-28 10:10:5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郸城县工业、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提案已收悉。市人社局收到您的提案后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组会议对提案深入研究,责成相关的科室单位按时限要求认真进行提案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党组会议进行汇报。现就您提案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郸城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重点开展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大幅提升技能水平,实现全员持证。紧密结合郸城县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制衣制伞等重点行业企业发展,对企业一线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培训,加强技术研修攻关,扩大高技能人才供给。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年培训300人以上。支持企业按规定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落实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至工资薪金总额8%的税收政策。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年培训1.2万人次、8000人(含高级工以上4000人)取得证书。

二是加大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近期规划,提供人才支撑。2022年郸城县开展补贴性培训13249人等级取证12099人。2025年计划完成12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8.4万人(含新增高技能人才2.8万人)取得相应证书。全县持证人员(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60%以上。其中,技能人才(指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人员)总量达到2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40%左右;中高级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40%以上力争全县技能劳动者全部实现持证就业。

二、采取主要措施

(一)全市农民工基本状况分析

全市13个市县区、212个乡镇、5103个行政村,对常驻人口信息采集,共采集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数据516.9万人,年转移劳动力近300万人。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偏弱。初中学历人员占比40.74%小学学历人员占比34.73%普通高中人员占比11.86%其他等。二是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年龄段在31-40周岁的人员占比25.11%41-50岁的人员占比19.96%51-60岁的人员占比20.79%60岁以上人员占比10.94%其他等。三是就业行业分布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占比13.89%从事制造业占比12.43%从事建筑业占比12.26%从事服务业占比19.46%,其他等。四是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务工人员、郑州市占比68.79%,漯河市占比3.76%,商丘市占比3.51%。在省外务工人员中,浙江省占比22.41%广东省占比12.56%江苏省占比10.87%其他等。

从数据分析看,目前大多数农民工理论水平差,专业技能水平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比偏低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农民工收入偏低、就业不稳定,在市场就业中竟争力较弱,时刻处于失业风险状态中。

(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制定了《周口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周口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及工作规则》,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职业技能培训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实施精准十大培训专项即实施制造业技能培训专项、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专项、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专项、“安全周口”技能培训专项、“绿色周口”技能培训专项、重点群体技能培训专项、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专项、人力资源品牌培训专项、高技能人才培训专项、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专项等10个专项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单列一专项、其他九项也包含着农民工技能培训各个方面。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评价机制,推动培训高质量。加大对“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经费支持,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就业补助资金用于培训、评价补贴比例,年内不低于资金总额的20%。支持县(市、区)进一步细化补贴政策,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等支持,确保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建立评价备案制度。为解决全市评价机构数量不足、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市人社局积极对接相关行业主管,推动行业系统积极建立各类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为全市职业培训评价、考核、持证,为技能强市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前,全市培训机构目录清单196家,其中技工院校2家、高等职业院校29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安全培训机构135家、企业培训中心3家、劳动就业训练中心11家、“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16家全市评价机构目录清单264家,其中院校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9家、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171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机构45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19家。

三是严格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严格落实开班申请、过程监管、结业考核、结果公示、资金申领全过程流程,所有补贴类信息必须录入河南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或“互联网+就业创业”系统,及时兑现各类培训补贴。为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压减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类培训取证规模(各县市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合格证书总量不超过取证总数的10%)。合格证书培训不少于40个学时(有明确学时规定的除外)。另外严格要求无法律或省级以上文件规定的,不得随意指定定点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大就业资金补助。培训、评价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由本地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统筹实施,贫困人口及家庭子女、“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本人不缴纳费用。另对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两后生”中的农村学员和城镇低保家庭学员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

2023年计划目标:年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以上(含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2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00人),新增技能人才15万人、高技能人才5万人(含技师高级技师1500人);转移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2000人,促进返乡创业人数14000人带动就业40000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竭尽所能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协调、联络、配合市直各部门,联合社会各相关培训机构、评价机构等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和水平,让农民工切实拥有一至两项劳动技能,建设周口技能人才队伍数据库,实现周口技能强市目标,让每一位劳动者实现持证、增技、增收,更好地为周口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最后,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65

 


责任编辑:信息发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