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你们好:
你们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技能提升培训的建议》已收悉。市人社局收到你们的提案后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组会议对提案进行了深入研究,责成相关的科室按时限要求认真进行提案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党组会议进行汇报。现就提案中涉及人社部门工作职责的有关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加大技能培训政策宣传
市委宣传部印发了《周口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宣传方案》,积极引导我市主流媒体加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宣传工作,周口日报和周口电视台分别开设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专栏,开通了“周口技能”微信公众号,使社会各界对此项工作有了充分认识。河南新闻联播对我市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太康县拓展思路,联合县道情剧团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道情小戏曲《技能河南交响曲》,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播出后取得了强烈反响。通过大力宣传技能培训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转变观念,积极参加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
二、简化培训补贴申报流程,让企业应培尽培
严格落实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明确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训评价等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豫人社规〔2022〕2号)规定,明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补贴申领流程和申请材料。
三、支持和引导企业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周口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积极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技能人才与科技成果、创新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
四、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做好就业引导
目前,全市人社部门正在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专项,推动职教中心、技工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积极承担政府补贴培训,同时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面向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中国特色学徒制培训,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岗、定向式培养,实施制造业技能培训专项、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专项等十大培训专项,积极破解“招工难”“技工荒”等结构性就业难题,有效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深度融合。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全日制职业教育、技能教育规模
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技工教育品牌化发展。支持周口技师学院、周口交通技师学院做大做强,推动技工教育与地区人口分布相适应、与地区产业需求相匹配。支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参与举办技工院校,实施优质技工专业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个左右优质技工教育专业,支持和引导技工院校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设置专业。
六、围绕我市八大产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式技能培养培训
按照河南省《2023年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周口实际,市人社局出台了《2023年周口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提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主攻方向,紧盯产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实施制造业技能培训专项、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专项等十大培训专项,积极破解“招工难”“技工荒”等结构性就业难题,有效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深度融合。
七、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全面开展培训取证工作
市县人社部门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扩大院校培训规模,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采取订单式、项目制等形式,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退役军人等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发展,支持技工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学生完成规定课程或学分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培训,年培训人次不低于在校生数的2倍。
在全市职业院校均建立了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可以参加校内组织的毕业生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八、健全技能培训评价机制,加强劳务品牌建设,落实技能提升实效
按照省人社厅统一安排,公布全市2023年承担政府补贴行培训评价机构目录清单,将条件较好的培训评价机构纳入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主选择,同时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品牌建设工作,实施好2022年3个省级人力资源培训品牌建设项目,积极申报2023年省级人力资源培训品牌建设项目。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人社部门将竭尽所能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努力联合社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各类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促进劳动者增收。
最后,感谢你们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