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0240434号提案的答复
周人社建提〔2024〕40号
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 2024-09-29 16:51:5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改善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荒问题的建议”收悉。局收到您的提案后高度重视,经认真学习研究,结合人社部门职能,现将您提案中有关的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监测现状

一是年龄结构:据“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继续上升,达到了龄43.1岁,比上年提高0.8岁。其中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6岁,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8.9岁。

二是收入薪酬。无论在2022年还是2023年,对于农民工来说,从事建筑行业的平均收入最高,其他行业都无法跟建筑业相比。从六大行业收入分析,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780元,增长1.8%;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488元,增长2.4%;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181元,增长5.1%;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469元,增长3.2%;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98元,增长4.6%;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65元,增长2.3%。

三是从业人员变化。由于近年来楼市低迷,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从2021年的5557.7万人,减少到了2023年的4582万人。两年间减少了975.7万人。其中仅2022年到2023年的1年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就减少了650万人

二、针对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开展农村劳动力调查,摸清就业意愿;加大政策宣传,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加大技能培训,掌握劳动技能,全面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和水平;维护劳动权益,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为建筑行业队伍稳定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建立1311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工作专班,组队深入企业、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调查,摸清就业意愿,掌握技能状况,开展针对性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要求,及时安排部署,把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主要方向和重点工作,将建筑行业技能培训纳入培训评价体系,组织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建筑领域的专业学习,将从事业此项领域和进行此行业的年轻学生,应培训尽培训,最大规模开展建筑行业产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工作,推动建筑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为未来建筑业发展谋篇布局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大政策宣传,让农民提高思想认识,尤其是新生工农民工让他们体验到技能的优势,劳动创造价值的光荣。为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农民工能够体面劳动、体面生活,周口市每年举车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把建筑行业与网站设计与开发、汽车技术、健康照护、电工、美发、中式烹饪、家政服务等同安排,搭建起提升和展示职业技能的竞技平台,塑造影响力,彰显“技能效应”,在全社会营造重学习、比技能、展形象、争优秀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广大劳动者技能成才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是加大政府补贴培训,减轻培训人员负担,提高培训质量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县市区从一定比例中拿出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对规定的人员实施培训补贴。严格落实开班申请、过程监管、结业考核、结果公示、资金申领全过程要求,达到“补贴培训进系统、系统之外零补贴”标准要求,全面推进培训质量和提高培训取证规模。

五是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劳动权益全市人社系统每年开展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年审、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夏季行动、冬季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借助举报投诉电话、邮箱、网站、二维码、手机APP等方式实现24小时举报投诉,认真听取劳动者诉求,依法依规进行核实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实有回应”。加强内外联动沟通,将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仲裁、司法诉讼等劳动者维权方式有效配合衔接,严肃查处拖欠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规范企业用工行为。2024年截至4月底,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220家,查处拖欠工资违法案件36件,督促用人单位为492人补签劳动合同,为1582名劳动者追讨工资报酬1270万元,全市劳动关系领域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劳动关系形势保持总体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竭尽所能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协调、联络、配合市直各部门,联合社会各相关培训机构、评价机构等单位,形成全市培训资源工作的合力,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和水平让年轻的农民工拥有建筑知识和劳动技能,加大建筑行业的欠薪专项行动,以积极态工应对建筑业的用工荒,为建筑工人提供最大的劳动权益,实现持证、增技、增收,过上幸福的生活。

非常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4年610

 

责任编辑:信息发布员